降低溶菌酶的敏感性
降低溶菌酶的敏感性一般是指降低溶菌酶的活性,通常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,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、青霉素类抗生素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此外,也可以使用抗菌药物,如硝基咪唑类、氨基糖苷类等,降低溶菌酶活性。

一、抗生素类药物:
1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:如头孢氨苄胶囊、头孢拉定胶囊、头孢克肟胶囊等,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,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,从而使细菌溶解、破裂,达到杀菌的作用,溶解后的溶菌酶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,起到降低溶菌酶活性的作用;
2、青霉素类抗生素:如青霉素V钾片、注射用青霉素钠等,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,阻碍黏肽的形成,使细胞壁不能正常结构,导致细菌不能正常代谢,从而起到降低溶菌酶活性的作用;
3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:如罗红霉素胶囊、阿奇霉素片等,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,达到杀菌的作用,从而降低溶菌酶活性;
4、氨基糖苷类:如庆大霉素片、阿米卡星注射液等,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,使菌体裂解,导致菌体溶解死亡,达到降低溶菌酶活性的作用。
二、其他药物:
如醋酸氯己定溶液,属于碱性药剂,可以与细菌蛋白质结合,使细菌死亡,从而降低溶菌酶活性。此外,庆大霉素注射液还可以抑制肠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细菌的生长,使细菌溶解、破裂,也可以降低溶菌酶活性。
如果需要使用降低溶菌酶活性的药物,建议及时就诊于普内科或者感染科,进行血常规检查、尿常规检查、细菌培养、药敏试验等,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,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