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低刺激的敏感度药物
降低刺激的敏感度药物,主要是根据降低敏感度出现的机体症状进行治疗,如过度敏感出现的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症状,可使用抗组胺药物、减充血剂、抗胆碱能药物、激素类药物等。若机体出现低血压、心率增快等症状,也可使用升压药物进行治疗。

1、抗组胺药物:如盐酸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、特非他定、酮替芬等,可选择性拮抗体内组胺,从而降低敏感度,缓解患者症状;
2、减充血剂:如呋麻滴鼻液、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,可减轻鼻腔黏膜充血,有效缓解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等症状,但应注意此类药物应用不当易出现药物依赖性,建议遵医嘱用药;
3、抗胆碱能药物: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、格隆溴铵注射液等,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,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,抑制组胺及其他毒素的释放,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,但心力衰竭、窦性心动过缓、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;
4、激素类药物: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、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,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,减少炎性渗出,有效缓解过敏反应症状,但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肥胖、血糖升高等情况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;
5、升压药物:如去甲肾上腺素,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,收缩血管,升高血压,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低血压,但心脏病患者慎用。
此外,若过敏症状较严重,还可使用泼尼松、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,可起到抗炎、抗过敏的作用,也可使用氯雷他定、色甘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。在日常生活中,过敏人群应避免接触花粉、尘螨等过敏原,以免症状加重。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