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酸多久可以降低敏感性
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,与变应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有关,一般通过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,以及抗组胺药物等药物降低敏感性。嗜酸性粒细胞具有限制过敏反应、吞噬和杀伤细菌等作用,可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入侵,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但要降低敏感性,还需要通过消除过敏原、控制感染、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。

1、消除过敏原:常见引起过敏的过敏原有螨虫、花粉、动物皮毛等,若经常接触此类物质,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。建议出现过敏症状后,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,明确过敏原后应及时脱离过敏原,日常还应避免接触、吸入或食用过敏原;
2、控制感染:如果机体出现感染,引起变态反应,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、头孢曲松钠、醋酸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,感染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可逐渐降低;
3、饮食调理:若长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酒精等,可刺激机体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。建议日常清淡饮食,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多喝水,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,有助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;
4、其他:如上呼吸道感染,可引起变态反应,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、感冒清热颗粒等治疗。
此外,对于部分寄生虫感染,也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,如蛔虫、血吸虫等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、甲苯咪唑等进行驱虫治疗。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