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体敏感性降低是什么意思
受体敏感性降低,一般指的是在受到药物、射线、激素等刺激时,出现免疫耐受,导致免疫介导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,免疫耐受的获得可以部分代替受体的作用,从而激活免疫系统,产生免疫耐受。免疫耐受可以帮助人体在疾病时,快速摆脱过敏原,防止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损伤机体,是一种保护性的免疫应答。受体敏感性降低,可能是免疫缺陷、免疫抑制,以及免疫增敏剂的应用所致。

1、免疫缺陷:主要见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,如DiGeorge综合征、选择性乳清蛋白缺乏症等,患者体内的抑制性T细胞和B细胞功能受损,导致机体出现免疫耐受;
2、免疫抑制:如器官移植后出现的排异反应,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由T细胞来替代,可能会引起免疫耐受;
3、免疫增敏剂:如使用糖皮质激素、免疫球蛋白等药物,可以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,使机体获得免疫耐受;
4、器官移植后出现的免疫耐受:器官移植后,移植的器官会被动接受移植入受体,这个过程可能会诱发免疫排斥反应,导致机体出现免疫耐受。
以上因素可以相互影响,导致机体出现免疫耐受,影响受体机体的存活。一旦有致敏的淋巴细胞发生克隆增殖,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应答,则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耐受。因此,要针对具体的情况,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,避免免疫耐受的形成。
大家都在看